摄影笔记之基础篇 -- 原创摄影教程
by Sean
at 2013-02-18 18:16:00
两年多前自己闲着没事写了一个摄影教程叫《摄影笔记》,旨在能帮助新手自学摄影。在两年之后,应大家要求,续貂了《摄影笔记番外篇》。今天先上传《摄影笔记》,希望大家轻拍砖。稍后《番外篇》奉上。
如果需要PSD文件,可以关注我的新浪微博@宁思潇潇 我的V盘里面有。
这将是一部简单的摄影教程。帮助你从0开始,甚至教给你怎么买相机。跟着这部教程,参照相机(最好附相机说明书)你将以最短的时间从一个摄影门外汉,变为一个摄影的内行人。如果你够用心,希望你能在3天有一个变化:第一天明白相机,第二天明白技术,第三天至可能的任何一天明白摄影。
所以这个教程是给新手的或者说菜鸟的。不过如果你是老手,相信也能温故而知新。同时我很欢迎老手们帮助我一起完善这个教程,多多提出宝贵意见。但如果你是一个职业喷子,对不起,我想你找错对象了。因为面对谩骂我会十分淡定完全不去理会。本人性格散漫,从来不纠结于背诵定义。
所以这个教程没有一个定义是值得推敲的,都是我即兴凭感觉写的。我不会去纠缠一个物理概念,因为我觉得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首要的还是明白摄影技术,而不是类似于135的弥散圆是多大?噪点与胶片颗粒什么关系等等问题。所以这些要事先声明好。不要和我探讨物理和化学概念。
此外这里面一字一句都是我打字打出来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我拍摄的,每一幅插图也都是我用PHOTOSHOP绘制出来的,尤其这点,很难为我这个完全没有设计功底而且左手用鼠标右手写字的左撇子。所以我十分恳切地希望您转载我的任何东西不要忘记有一个一直再为大家提供免费教程的热心人(这已经是我提供免费教程的第三版了),署上我的名字,谢谢。而对于我教程里的照片,部分商业照片我本人还真不能说拥有版权,比如某明星的,但是希望他能支持这个公益的事,不要告我,同时也正告读者任何一张照片都不许用作商业用途。
第一章:DSLR的介绍和选择
第一节:数码单反机身简介与选择
什么是DSLR?
D表示数码,S表示单,L表示镜头,R表示反光。所以DSLR就是数码单反。
在多年前,相机没有数码化的时代,多数摄影师都用着单反照相机,也就是SLR。所以要说DSLR得从SLR说起。SLR就是单镜头反光相机,通常就是指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这是最广泛被使用的相机类型。因为使用宽度为35mm的电影胶卷,所以称为35mm单反相机,又因为35mm胶卷被称为135胶卷,所以也称135单反相机。现在说起单反指的就是指35mm单反。所以下文提到单反,就是指135单反相机(35mm单反相机)。
数码单反相机(DLSR)实际上就是感光器和存储介质由胶片换成了电子感光器和存储卡而已,也就是数码化的单反。 目前单反的主力军是由日本的传统四大品牌组成,所谓潘美尼佳。
(图为我使用佳能400f/2.8L)
潘就是潘泰克斯,也就是现在的宾得。
美就是美能达,后来美能达与柯尼卡合作成为。
柯尼卡美能达,再后来相机业务又被索尼收购,所以现在应该是索尼了。
尼就是尼康,曾经记者们最可信赖的朋友。
佳就是佳能,目前记者们最多使用的,白炮阵就是属于它们。
相机组成
单反由相机机身和镜头组成。机身则由机身、反光板、五棱镜(或其它反射、折射镜)、快门、感光器、目镜、对焦系统、测光系统等等组成 。
(图为单反内部反光板)
相机组成(图为单反快门)
135胶卷就是这类相机最早的制式感光器。135胶卷单张的尺寸是36mm×24mm。在数码大潮早已席卷全球的今天,昔日的胶卷家族已经被CMOS和CCD所替代。
早期CMOS的成像质量一直被人诟病,所以数码单反最开始是由CCD统治的。但是随着CMOS技术的飞升,低发热量和低电耗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所以现在数码单反的感光器多是CMOS。
限制于大尺寸CMOS和CCD的成本,目前数码单反相机感光器的尺寸并非都是36mm×24mm的。所以现在的数码单反有全画幅和APS画幅之分。全画幅其实就是CMOS和原本的胶卷一张大小相同,也就是36mm×24mm。但是APS画幅的却有多种多样的尺寸 。
宾得使用的是索尼出品的感光器,而且宣布只涉足APS画幅135单反市场,所以宾得的相机是没有全画幅的。宾得的APS-C画幅相机感光器尺寸是24mm×16mm。索尼公司自己生产CCD或者CMOS,有全画幅相机,也有APS-C画幅相机。尼康公司的感光器多是和索尼公司合作的。所以全画幅和APS-C画幅感光器和索尼、宾得尺寸一致。佳能公司自己生产CMOS,1DS系列和5D系列均是全画幅相机。1D系列是APS-H画幅相机,CMOS尺寸为28.1mm×18.7mm。其他系列均为APS-C画幅,尺寸与其它三家不同,是22.5mm×15mm
。
感光器尺寸的不同主要会对视角产生影响,这个后面要讲到,先不做讨论。单镜头和反光板反光是单反名称的由来,也说明了单反的工作原理。
光通过镜头进入机身,在反光板上进入五棱镜,之后再通过五棱镜到目镜里,让我们取景。拍摄时,有对焦元件对焦完毕,反光板抬起,快门帘打开,光落在感光器上,被记录下来。这就是单反的原理。
相机机身的选择
对于数码单反机身的选择,因为各个品牌的机身与其他品牌的镜头及周边附件并不兼容,所以首先就是选择一个公司。潘美(索)尼佳都有各自辉煌的历史,不太好做个评断。但也可以说说各自目前的状况。
宾得(潘)
优势:镜头有德味、有经典的限量版(月产量限量)三公主。曾经的单反之王。
劣势:放弃全画幅业务。镜头群已完全向APS-C画幅偏移。
索尼(美)
优势:美能达曾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用户、与蔡司合作生产出高素质镜头、自己生产CMOS。
劣势:缺少了传统老厂的底蕴、以后可能主攻单电方向对单反重视不够、镜头群不够庞大。
尼康
优势:口碑最好、有庞大的手动与自动镜头群、成像锐利、操控人性化高。使用人群大。
劣势:顶级变焦镜头价格相比佳能偏高。
佳能
优势:目前媒体类占有率最高、有庞大的EF镜头群、顶级变焦镜头价格较低、使用人群大。
劣势:几乎没什么缺点。
如何选择第一台机身
作为我个人来说,当初并未考虑宾得与索尼。主要是因为135相机有全画幅和庞大的镜头群是很重要的指标。所以直接在保有量大的尼康和佳能之间做了选择。我的第一台数码单反是尼康D70,很欣赏尼康锐利的成像。但是几年后因为工作需要,要更换一套顶级变焦镜头,尼康顶级变焦镜头较之佳能贵了很多。所以从尼康改投了佳能,同时机身也换成了全画幅的5D。佳能顶级变焦镜头的质素虽然与尼康的有一点点差距,但是对于工作来说,已经绰绰有余。而且周围同事多用佳能,镜头以及附件的借用,可以省去不少开支。
所以我建议选择公司时,尽量选择能够提供全画幅机型的公司。因为使用全画幅机身会为后期搭配镜头免去很多麻烦。即使因为资金所限只能选择APS画幅机身,也应该为以后升级做好打算。因为全画幅的价格会越来越低。此外佳能和尼康公司的镜头群可以让你以后在镜头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如果不是有强烈的宾得和索尼情结,可以尽量选择佳能和尼康两个公司。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本人没有丝毫轻视索尼与宾得的意思。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佳能、尼康可能会更加符合大多数用户。我想目前市场占有率也能应证本人观点。君不见各个摄影器材城里,叫卖声也是“佳能、尼康”。
对于这两个公司的选择,则要看自身的摄影用途、经济实力与周围的摄影朋友是属于哪个公司的,等等因素决定。
选定公司之后,也可以针对自己的摄影用途和经济实力选择该品牌的机身。目前索尼、尼康、佳能都提供了万元级的全画幅数码单反,这是非常好的选择。如果资金有限,也可以选择APS-C画幅的相机。
举个例子。小韩是一个从零开始,希望在三个月内成为一个合格人像摄影师的男生,目前在和我学习摄影。因为要开摄影工作室,所以我认为前期成本控制很重要,我帮小韩选择了佳能,因为佳能顶级变焦镜头的成像素质已经足够应对摄影工作室的工作,而对于一些高端的要求,以后还可以陆续选购85L等高素质人像镜头。
关键是前期能控制成本。一开始我希望他选购佳能5D MARK II,作为一款全画幅的相机,有极高的成像质量和2100W像素,这是一个摄影工作室老板很难拒绝的好器材,万元级的价格对于工作室来说也并不高。
但是作为还没入行的他来说,价格似乎就不好接受了。于是帮他选择了60D,因为60D有佳能的最新技术,很好的成像质量和像素。同时准专业级的机身不会让他的客户觉得他很不专业。配上手柄以后,相机也“威猛专业”了很多。
可见选择机身还是要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来决定。
第二节:单反镜头简介与选择
单反镜头简介
可更换镜头,是大家选择数码单反的一个重要原因。镜头主要有如下几个参数:种类、焦距、最大光圈、特性。
因为我使用佳能和尼康比较久,所以就分别用佳能和尼康来举个例子。
比如佳能的EF 70-200mm f/2.8L IS USM II
这个镜头被大家称呼为爱死小白兔,是佳能爱死小白的第二代。
1镜头种类
EF表示EOS相机卡口的镜头。其他的还有EF-S只适用于佳能APS-C画幅EOS相机的镜头;MP-E放大倍率在1倍以上的微距摄影镜头;TS-E移轴镜头。
2焦距
70-200mm表示这是一个广角端为70mm长焦端为200mm的变焦镜头。如果只有一个数值那么就是定焦镜头。
3最大光圈
f/2.8表示这支镜头全焦段的最大光圈是2.8。有的镜头会有两个数值,分别表示广角端和长焦端的最大光圈。
4特性
L表示佳能的专业级镜头,同时镜头前端也会有红圈。IS表示具有防抖功能。USM表示具有超声波马达。II表示这是这个镜头的第二代产品。
其他的还有鱼眼表示为鱼眼镜头;微距表示为微距镜头;DO表示含有衍射镜片的镜头,同时镜头前端会有绿圈表示,等等。
再举一个尼康的AF-S 16-35mm 1:4 G ED VR
1镜头种类
AF表示自动对焦镜头。-S表示具有超声波马达。
2焦距
16-35mm表示这是一个广角端为16mm长焦端为35mm的变焦镜头。如果只有一个数值那么就是定焦镜头。
3最大光圈
1:4表示这支镜头全焦段的最大光圈是4。有的镜头会有两个数值,分别表示广角端和长焦端的最大光圈。
4特性
G表示只能通过机身控制光圈的镜头。ED表示含有ED镜片。VR表示具有防抖技术。其他还有DX,表示只能适用于APS-C画幅机身的镜头。
此外尼康镜头铭牌上标示有N字的为含有纳米涂层的镜头。
尼康的专业镜头在镜头前端用金圈表示。
除了各家生产对应自己相机的镜头以外。另外还有三家主要的镜头生产厂商,为这4家公司生产镜头及其它配件。这三家厂商分别是适马、腾龙、图丽。生产的镜头也称副厂镜头。
适马镜头种类相当丰富,有强大的设计能力,拥有HSM超声波马达和OS防抖技术。不过镜头成像偏软,但是色彩比较好,偏佳能风格。镜头涂层一直被用户所诟病,因为掉漆很严重。专业镜头标有EX。此外适马有自己的单反相机,3层CMOS成像技术,色彩非常好。但是市场占有率不大。适马可以说是目前副厂第一品牌。
腾龙镜头成像偏黄,但是锐度很高,有尼康风格。拥有USD超声波马达和VC防抖。专业镜头标有SP。很多资深摄影人很喜欢选择腾龙镜头。
图丽外形看起来很像尼康镜头,镜头用料很足。而且一般价格便宜。
说完了镜头型号的参数组成,下面谈谈镜头的两大参数——焦距、光圈。
焦距
焦距就是镜头中心点到感光器平面的距离。
焦距的概念不用记。只要记住焦距的两个特点就可以了——视角、透视。
焦距与视角
每个镜头都有各自的焦距,焦距不同拍摄范围也不同。简单地说,焦距越短(数字越小),拍摄画面所能容纳的范围越广;焦距越长(数字越大),拍摄画面所能容纳的范围越窄,类似于望远镜。
下图可见135全画幅相机镜头焦距与视角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要强调全画幅呢。因为APS画幅的视角与焦距对应关系并非如此。如图可知,APS画幅实际上就是将原本镜头产生的相场进行了裁切,所以APS画幅实际视角会比原视角窄。
索尼、宾得、尼康的APS-C画幅尺寸为24mm×16mm,长宽较之全画幅小了1.5倍。所以这三家APS-C画幅相机的视角,是实际焦距的1.5倍焦距的视角。
举个例子200mm焦距的全画幅视角为12°,如果将200mm的镜头装在这三家APS-C画幅的相机上,等效焦距就变成了300mm,视角就变成了8°15′。
佳能的APS-H画幅尺寸为28.1mm×18.7mm,长宽较之全画幅小了1.3倍。所以佳能APS-H画幅的镜头等效焦段有1.3的倍率。
200mm的镜头,装在APS-H画幅的相机上,相当于260mm镜头的视角。
佳能APS-C画幅尺寸为22.5mm×15mm,等效焦距倍率是1.6。
200mm的镜头装在佳能APS-C画幅上,相当于320mm镜头的视角。
这样一来相机的摄远能力大大增强,能把很远的东西拍得很大。但是同时别忘记,在容纳景色“广”的程度上却要远远逊于全画幅相机。而且事实证明,往往是“广”的损失更大。
焦距一般可分为广角、中焦和摄远镜头。
按照135相机全画幅视角:
24mm以下的焦距可称之为超广角。
24-28mm的焦距为标准广角。
28-35mm的焦距为一般广角。
35-70mm的焦距为中焦。
70-135mm的焦距为中长焦。
135-400mm的焦距为摄远,也叫长焦。
400mm以上的焦距为超长焦。
50mm因为视角与人眼一致,所以50mm的定焦镜头就是标准镜头,简称标头。
焦距与透视
透视效果是一个常常被大家忽略的由镜头焦距产生的效果。尽管实际情况是透视与焦距无关,只与拍摄距离有关。但是作为新手,可以简单地记作透视就是画面中的拍摄对象会产生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广角镜头焦距短,在画面上表现相同大小的主体时拍摄距离更近,产生更强烈的透视感。反之,焦距越长,在画面上表现相同大小的主体时拍摄距离更远,透视感越弱。
举一个例子:当我们用一支广角镜头拍摄大头照的时候,因为广角镜头视角很大,所以我们要离模特很近,这样一来就会拍出大鼻子的人像。如下图。
当我们用一支长焦镜头拍摄大头照的时候,因为长焦镜头视角很小,所以我们要离模特较远,这样一来人脸不会有夸张的透视效果,比较好看。
随着焦距越来越长,远处景物之间的距离也会因为透视效果变得越来越“扁平”,简单地说就像把景物或者人物压到了一幅画中,如下图。
所以在拍摄人像时,多采用中长焦,这样人物才会好看。而拍摄新闻照片时,记者们常常采用超广角,以取得很强的透视效果,增加图片的冲击力。
光圈
光圈是表示镜头明亮程度的参数。
说到光圈,就要先介绍一下孔径。
在镜头中有一个可以通过改变光圈叶片位置而改变自身孔径的装置,这个孔径就是镜头中控制通光能力的装置。对于一个镜头来说,孔径越大,光线通过的能力也就越大。
但是我们知道,镜头都有自己的焦距,对于同样大小的孔径来说,焦距越长,视角越窄,视角范围内获取的光线总量就越小。所以只有好的通光能力,但是受到长焦的影响,光线总量小了,镜头也不够明亮。
光圈值F=焦距/孔径,焦距不变,孔径越大,光圈值越小,镜头越明亮。孔径不变,焦距越短,光圈值越小,镜头越明亮。
所以光圈才是最客观地显示镜头明亮程度的参数。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光圈与光圈值并不是一个概念。问及确切参数时,光圈可以作为光圈值的简称。进行交流时,光圈往往代表了孔径的大小。这里面涉及一个行业习惯,所以只能死记硬背。光圈越大,光圈值越小。但是问到光圈是多少,一般就是问光圈值是多少。简单地说就是用作光圈值时,F2.8要大于F8。
大光圈的镜头,通光率好,明亮,有利于摄影师取景和相机对焦。同时同样焦距下大光圈镜头的孔径大,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孔径越小,焦点所在平面以外的成像越清晰,孔径越大,焦点所在平面以外的成像越模糊。
其实这里说的模糊就是通常所说的背景虚化,也就是摄影师们说的景深浅。
首先,先来说说什么是景深。
我们知道对于一张照片来说,有的景物清晰,有的景物模糊,最清晰的景物就是我们对焦点的位置。当我们对某个景物对焦之后,这个景物在画面中就是最清晰的。我们称这种最清晰的情况为合焦。
景深就是指看上去合焦,清晰的纵深范围。清晰的范围越大,我们说景深越深,清晰的范围越小,我们说景深越浅。
景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拍摄人物照的时候,如果景深深,我们会将人物和背景都拍摄清晰;如果景深浅,我们会拍摄出来清晰的人物和模糊的背景。
因为小孔成像原理,浅景深往往需要大孔径,需要大光圈(小光圈值)。
对于景深,主要由三个参数决定。
1、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2、 焦距与景深的关系。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3、 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浅。
(拍摄距离就是相机到被摄体的距离)
对于绝大多数镜头来说,光圈都是可变的,最大光圈不同的镜头,最小光圈却往往都很小。所以对于同样焦段的镜头来说,最大光圈越大,越容易获得浅景深(背景虚化效果明显)。而深景深(远近景物都清晰)则是任何镜头都很容易达到的。
所以,同样焦距的镜头,最大光圈越大越好,但是价格上往往也越高。
一般镜头制造商都将同一焦段最大光圈镜头作为自己的顶级镜头,最大光圈小一些的作为准专业或者家庭用的。
如何选择自己的第一支镜头
选择自己的第一支镜头时,建议选择广角中焦镜头的变焦镜头,变焦镜头使用方便,容易上手。广角中焦通常是使用率最高的焦距,是风光、人文、纪实、新闻、人像的常用镜头,涵盖了大多数人的主要拍摄题材。作为这个焦段的代表,变焦镜头24-70mm是各个厂商必备的焦段。也就是说,第一支镜头尽量涵盖24mm(风光)、35mm(纪实)、50mm(纪实、人像)、70mm(人像),这些焦段。如果不能涵盖,广角端也应该至少达到28mm广角,长焦端达到50mm焦距。(注意APS画幅对视角的影响。)
继续选择机身的那个例子,我为即将开设自己工作室的小韩推荐的镜头是EF17-40mm f/4L USM。因为帮他选择的机身是60D,属于APS-C画幅,根据佳能APS-C画幅的大小,17-40L镜头配合上之后,视角将变为27.2mm-64mm的视角,成为一个广角中焦变焦镜头。F4的光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通光率,能够得到相对较为满意的景深。同时L级专业镜头说明了它具有很高的成像能力。此外作为一支全画幅镜头,在他以后升级为全画幅机身之后,可以作为一个超广角变焦镜头继续服役。
所以在简单介绍完数码单反相机之后,大家对于自己的第一台机身和第一支镜头都应该有一个客观的打算。
如何配置自己的镜头组
摄影是一个长期烧钱的过程。有的人将摄影作为爱好,有的人将摄影作为工作,不同的定位就会造成投入的多少。同样,有的人富有,有的人穷烧,不同的家底也决定了投入的多少。此外就算是准备用摄影作为营生,有的人喜欢为国家地理一类的杂志供图,有的人开婚纱影楼,还有的人希望成为记者,甚至还有在景点为游客拍到此一游照的,不同的行业对于镜头的配置也是不同的。
如果分门别类地说,恐怕能写一本书。所以只好简单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涉及焦距问题全部针对全画幅说明,如果选用APS画幅,请根据自己的APS画幅转换倍率计算等效全画幅焦距。)
一个普通摄影师的摄影包。
佳能EOS 5D机身一台,镜头分别是佳能EF16-35mm F2.8L、EF 24-70mmF2.8L、EF 70-200mmF2.8L、腾龙SP 90mmF2.8微距。
佳能的16-35L、24-70L、70-200L因为光圈同为变焦镜头中最大的F2.8,所以并称佳能大三元,是佳能变焦镜头的顶级之作。具有极高的光学素质。焦段涵盖了16mm到200mm,几乎涵盖了所有能用到的焦段。如果喜欢变焦镜头的话,这三支镜头可以说组成了无敌之师。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16-35L已经发布了16-35L II的第二代镜头,相比一代成像更为出色。但是口径也变为了82mm,因为原来的大三元口径都为77mm所以在滤镜的使用上需要单配置一套,也有了小小的不方便。70-200F2.8L是第一代小白,之后佳能发布了带防抖版本的小白,因为防抖的缩写是IS,也被大家称为爱死小白。2010年底佳能又推出了第二代的爱死小白70-200 F2.8 L IS II,被大家亲切称为爱死小白兔,光学质量更上一层楼。限于本人财力,也无心再追赶潮流,等镜头退休,再更新换代吧。
大三元在拥有极高光学素质的同时,也都有不菲的身价。同时拥有不是一般发烧友能轻松担负的。如果对于成像不是很苛求。可以选择光圈低一档的系列。如EF 17-40 F4 L、EF 24-105 F4 L IS、EF 70-200 F4 L。这三支镜头算是佳能变焦镜头中的中产阶级了,有着不错的光学素质,而且也是佳能L级镜头,当然价格也公道很多。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7-40L这支镜头,这支镜头成像锐利,除了边缘成像稍逊于16-35L,其它并不落下风,超广角镜头本身景深就深,所以大光圈对于超广角来说主要是增加通光量的作用,损失并不大,总体来说17-40L很具性价比。而24-105L和70-200 F4 L,个人认为如果能选择24-70L和70-200F2.8L,尽量选择这两个好的。因为24-105 L成像偏肉,色彩一般,而70-200 F4 L因为小一档光圈,不论景深还是通光量的损失对于长焦镜头来说都是比较心疼的。
如果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也可以选择一些便宜的非L级镜头。比如EF-S18-55mm IS和EF-S 55-200mmIS都是很便宜的镜头,而且焦距覆盖很全面,完全能满足一般家庭摄影或者到此一游的需要。如果有朝一日决定烧下去或者从事这个职业,准备升级镜头,也不会损失太大,因为这两支镜头本身价格就很低。
所以对于变焦镜头来说,我个人的态度一直是要么买最好的,一步到位。要么买最便宜的满足玩,如果准备升级不损失太大。切忌如果准备升级而不一步到位,因为多年发烧经验告诉我们,烧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与其不断地烧,不如一次烧到位更划算。
这里也说个我刚刚接触摄影的时候自己编的小笑话。说某烧自从接触摄影,买了小DC,后来人家说买就要买单反,于是陪了1000块钱卖了DC,买了佳能300D套机。后来人家说买单反就要黑色的。于是赔了2000块卖了300D,买了尼康D70。后来人家说D70不专业,于是赔了3000块钱卖了D70,买了D1。
后来人家说你这镜头不行,要28-70D和小钢炮。于是赔了1000块钱卖了镜头,买了28-70D和小钢炮。后来人家说高手不用尼康佳能,都用徕卡蔡司,于是赔了5000块钱卖了尼康,买了徕卡R8。后来人家说高手不用R系徕卡,都用M系,于是赔了5000块卖了徕卡R8,买了徕卡M7。后来人家说高手谁用135相机啊,都用中画幅,于是赔了5000块卖了徕卡,买了一套玛米亚。后来人家说高手都用哈苏啊,于是赔了5000块卖了玛米亚,买了一套哈苏。
后来人家说高手都用大画幅座机出大片,于是赔了10000块卖了哈苏,买了一套林哈夫座机。那天带着座机正在搞创作终于找到了点高手的感觉,看到一个人拿着一个盒子,钻了个洞。人家说,高手谁拿相机拍啊,找个木盒子钻个洞,这才是摄影的源头!
所以说到头还是一个字烧!
说完变焦说定焦。拿我的镜头组举例。除了三支顶级变焦镜头之外,还有一个腾龙SP 90mm F2.8 微距。这支镜头既可以拍摄小产品,也可以兼具人像镜头。是一支光学素质很好的副厂镜头,人称SP90。
如果我打算开一个拍人像的摄影工作室,可能我就需要一支专职的人像镜头。佳能的EF 85 F1.2L或者EF 50 F1.2L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85L,人称大眼睛,是一支人像摄影师必备利器。
但是如果我要为国家地理一类的杂志拍摄人文照片,佳能的EF 35mm F1.4L就是最合适的选择。所以选择定焦镜头主要看拍摄用途,决定需要的焦段。同时根据自身实力,选择最大光圈。最大光圈越大,价格越高昂。
说了半天佳能的,对于尼康或其它品牌的选购其实大同小异。
放一张好友郝笑天的摄影包。从事记者行业的他,相比起我的摄影包他的摄影包更沉。一般他会携带两台机身出去执行采访任务,尼康D3和D700。镜头会携带AF-S 16-35 F4 G、AF-S 24-70 F2.8 G、AF-S 70-200 F2.8 G。而一支55mm F1.4的手动定焦镜头,则是他的最爱,经常能拍出一些让人称奇的好片子。
购买TIPS:
1、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机身尽量选择全画幅。
2、 避免以后更换镜头损失更大,镜头尽量选择专业级的。
3、 为以后升级考虑,镜头尽量要全画幅的。
4、 最大光圈越大越好。
5、 焦距变焦比最好不要超过3倍。最多不要超过5倍。
6、 第一支镜头配合机身的等效焦段尽量涵盖广角和中焦。
7、 第一章中红色文字要能够熟练背诵。
8、 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再看一遍,如果还是不懂可以带着疑问进入下一章。因为摄影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很多概念互相都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