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Google+账号封禁
by 月光 (williamlong)
at 2011-07-25 00:11:34
original 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750.html
这些天来,包括许茹芸在内的很多Google+用户的帐号都出现了被挂起审核的现象,大多数情况是因为用户的名字和Google个人资料不符合Google+社区准则的原因导致,Google并没有强制用户使用实名,但是用户的名称也必须符合Google的相关准则。
实名认证未实施
Google+目前还没有实施实名认证规则,用户可以起任何名称,因此很多搞网络营销的人就冒充名人注册帐号,早先的一个案例是有人注册“马英九总统”这个帐号,然后手动同步马英九Facebook的信息到Google+,之后那个帐号即被Google封禁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山寨马英九的出现,才使得真的马英九注册登录了Google+。
如果未来Google+模仿Twitter推出实名认证功能,就可以方便普通用户来判断很多名人到底是真是假,不会出现山寨名人到处泛滥的情况。
名称政策
Google并没有强制用户使用实名,但用户起名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则,在Google+的“内容政策”里写到:
为有助于拦截垃圾邮件并防止假冒的个人资料,请使用朋友、家人或同事平常称呼您时用的名字。例如,如果您的姓名是赵小刚,但别人通常用“小刚”或“阿刚”称呼您,那么您使用后两者中任何一个都可以。
Google在“您的名字和 Google 个人资料”里,更为详细地阐述了Google+关于用户名称的政策:
名字和姓氏都要使用同一种语言。
如果您使用自己的全名,则有助于其他人在网上找到您,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您有多个名字可以代表自己,请只选择一个,并将其他名字置于您个人资料的“其他名字”部分中。
避免在名字中使用生僻字或不常用的字符。
在您创建个人资料时,我们的系统会检查您提交的名字,看其中是否含有生僻字或不常用的字符。例如,不允许使用数字、符号或不常见的标点。
您的个人资料和名字必须代表同一个人。
Google 个人资料不支持多人或群组个人资料。此外,您不能为非人的实体(如宠物或企业)创建个人资料。只要个人资料名称没有更改,Google 可能会继续允许现有的不符合以上标准的个人资料。
不要使用其他人的名字。
假冒他人是很严重的问题。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您的个人资料被删除。如果有人冒充您,请转到其个人资料,然后点击举报此人。
简而言之,用户起名的策略就是:1)不要在名称里中英文混用;2)不要使用非个人帐号(例如企业帐号、网站帐号、新闻帐号等);3)不要假冒他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Google+并没有强制用户使用实名,但用户应该使用自己的惯用名,如果用户的个人资料被挂起,通常是因为用户将名字改成了Google+不接受的名称,这时用户会看到一个需要审核的提示,这意味着Google正在审核用户个人资料。用户可以点击Google个人资料页面上的申诉表单链接,提出进一步上诉的申请,一般填表后24小时内就能得到回应。用户不需要填写实名,只填常用名或者常用网名即可,如果是常用网名,需要在申诉表内填写所对应的Twitter、Facebook或者其他社交网站的个人资料页网址,一般不需要上传身份证照片。
如果用户的个人资料被暂停,用户仍然可以编辑自己的名字和个人资料。如果用户在暂停状态下编辑自己的名字,Google团队仍然需要先审查用户的名字,然后再重新激活用户的个人资料。
不妥之处
从目前Google+使用情况看,Google+的名称政策较易引发争议,我个人感觉是Google+的运营策略有一些问题,如果用户起的名称不符合政策,应该在注册的时候就进行限制,而不是让用户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封停,这很伤害用户的感受和体验。即使Google+要暂停用户帐号,也应该先联系账号所有者,让其先按照政策进行修订,而不是直接让人暂停。
人性化的服务策略,可能是以工程师为核心的Google不太理解的策略,这也可能会成为Google在社交网络挑战Facebook和Twitter的一个短处。
实名制政策不符合中国国情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真实姓名的社交网路政策完全不符合国情,鲜有成功实施的案例,在这个帖子的回复中,有人指出了实名制政策对用户的几点伤害:
真实姓名政策如何在社区伤害用户:
1、线上和线下的骚扰。
2、就业和提供服务的歧视。
3、现实中的人身威胁。
4、逮捕、监禁或司法上的管制。
5、经济伤害,如失去工作,专业声誉损失等。
总的来说,从社区规则看,Google+并没有要求强制实名制,并且这也不符合中国国情,但是用户在起名的过程中,也应该符合Google的名称政策,以避免个人帐号被Google封禁,如果用户的个人帐号被Google暂停或删除,用户不仅仅将无法使用Google+社区,还会无法使用其他使用Google个人资料的产品,例如Buzz和Google+1,不过,用户的 Gmail 和 Blogger 帐号则不受此限制,可以继续使用。
关于我们: 地址 - www.williamlong.info - 谷歌阅读器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月光博客投稿信箱:williamlong.info(at)gmail.com